、    

 

海康威视iSC平台【人员出入口管控场景】系统调试指导

业务安装

登陆运管中心,进入系统维护 → 软件包管理,搜索 acs、acps,查看是否安装,若未安装则点击安装,选择默认安装即可。

业务安装

—————————————————————————————————-

业务配置

1、配置流程示意图

配置流程示意图

2、人员添加、发卡

在系统管理 → 人员信息管理 → 基本信息中进行人员的添加和发卡。

添加和发卡发卡

3、设备添加
①在首页单击 ,并选择 系统管理 → 设备管理 → 一卡通 → 门禁进入门禁设备管理界面
②在区域列表中选择一个区域来添加、修改或删除门禁设备
③选择门禁点页签,单击添加进入门禁点添加界面,完成门禁点添加

设备添加

④支持添加的设备型号如下

支持的门禁主机设备型号支持的人证设备和人员通道

4、门禁权限配置
● 计划模板配置
①在首页单击门禁管理,选择计划模板 → 计划模板 → 添加 进入添加计划模板的界面。

进入添加计划模板的界面

② 添加计划模板界面需填写模板名称,在工作日周计划中可以通过拖动或者手动选择时间的方式配置门禁权限计划,同时支持复制到计划内的其余时间。

●权限配置
门禁权限配置支持按组织、按人员分组、按门禁分组、按人员、按门禁点五种方式配置权限,现场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配置,以下介绍按组织、按人员配置权限的流程

√按组织配置门禁权限
①在首页单击门禁管理,选择权限配置 → 权限规则 → 按组织配置,选择需要配置的组织的权限,单击添加权限进入权限配置页面

进入权限配置页面

②选择门禁权限的计划模板,随后在权限点位中勾选上门禁分组/门禁点,单击>将选中的门禁分组/门禁点添加到已选择门禁分组/门禁点中,单击保存完成配

√按人员配置门禁权限
①在首页单击门禁管理,选择权限配置 → 人员权限 选择组织,勾选需要配置的人员,单击配置权限进入权限配置页面

进入权限配置页面

② 选择门禁权限的计划模板,选择人员权限是长期有效或是自定义有效期,随后在权限点位中勾选上门禁分组/门禁点,单击>将选中的门禁分组/门禁点添加到已选择门禁分组/门禁点中,单击保存完成配

●权限下发
① 在首页单击门禁管理,选择权限配置,单击页面右上角的下发权限按钮进入权限下发选择界面。选择下发的介质(卡片、人脸、指纹)以及待下发的门禁点,单击确定进行检测后下发

权限下发

②单击下发权限右边的ˇ按钮可以进行初始化下发,下发流程与下发权限一致,但会先删除所有权限后再进行权限的下发,请谨慎使用。

—————————————————————————————————-

业务验证

√人员通行功能验证

1、放行判定
●人脸比对能否成功放行;
● 刷卡能否成功放行;
● 指纹验证能否成功放行。

2、人员出入事件
首页单击门禁管理,选择人员出入事件:
●能否正确收到人员出入事件;
●事件类型、事件时间等数据是否正确;
●若是人脸认证通过,是否有抓拍图片,抓拍图片能否查看。人员出入事件

√客户端门禁功能验证
在中心客户端中单击门禁管理:
● 验证门的开门、关门、常开、常闭功能;
●下方是否准确显示实时门禁事件。

客户端门禁功能验证

iSC平台入侵报警(报警主机)防区显示为空原因排查

一、检查防区是否添加

1、先检查子系统是否关联了防区

检查子系统是否关联了防区

2、【系统管理】–>【设备管理】–>【报警检测】–>【入侵报警】–>防区下确保已经加了对应的防区

防区下确保已经加了对应的防区

二、检查登陆用户关联角色高级配置是否正确

【角色管理】–>【应用权限】–>【入侵报警】高级配置里是否分配了对应防区的查看权限

高级配置里是否分配了对应防区的查看权限高级配置里是否分配了对应防区的查看权限二

 

海康威视智能一体化行人信号灯调试手册【v1.0】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一手册目录二

—————————————————————————————————-

内容摘选

系统组成图

系统组成图

接线说明

接线说明

1、电源分为两部分:电源分为两部分,一是给各部分设备如相机、屏幕、灯带、
雷达等供电,需要接 220V 市电,二是信号机输入的指示人行和车行方向的交流信号。

2、设备共计需要接入 9 根 220V 电源线(市电 RVV3*1.5+机动车灯 RVV4*1.5+行人
灯 RVV3*1.5,其中机动车灯和行人灯可以共用零线)+1 根网线;
注:要求市电、机动车灯、行人灯分开布线,不建议只布一根 9 芯线,220V 电源
线建议采用 RVV1.5。

3、485 接线只用于倒计时国标协议模式下,需要将 485 手拉手接到信号机上。

—————————————————————————————————-

3.5 拨码说明
3.5.1 灯带控制卡拨码
智能一体灯背面的灯带控制卡拨码,用来管理灯带的倒计时显示模式。

功能拨码表:
1)S3 功能拨码

S3 功能拨码

2)S1、S2 地址拨码表
S1 为 B 组通讯拨码、S2 为 A 组通讯拨码;下表为国标 2014 协议中的地址位说
明。

S1、S2 地址拨码表

灯带控制卡

—————————————————————————————————

3.5.2 行人灯盘控制卡拨码
智能一体灯行人灯盘背面的控制卡拨码,用来管理行人灯盘的倒计时显示模式。

行人灯盘控制卡拨码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周界自学习超脑产品配置指导手册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第2章  功能调试及验证

2.1 升级设备版本为基线最新

步骤 1 :

首先到海康超脑设备系统-基本信息界面(如图 2-1 所示),确认设备的主控版本是否为最新。

设备版本确认界面图

步骤 2:
获取最新版本的升级包后,解压到没有中文字符的目录下,然后进入海康超脑的系统-系统维护-升级维护界面,选择解压后的升级包(如图 2-2 所示),点击升级,需要等待 5-10 分钟左右(如图 1-3 所示),升级完成后设备会重启(如图 2-4 所示),待设备重启完成后,继续配置即可。

设备升级界面图设备升级中界面图
设备升级完成重启界面

—————————————————————————————————-

2.2 配置相机端周界规则

2.2.1 事件介绍
Smart 事件包括有区域入侵侦测、越界侦测、进入区域以及离开区域侦测四种,检测目标支持人体检测和车辆检测,用户可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选择。
Smart 事件的侦测可以联动白光灯闪烁,已起到对布防场景的警示作用。

2.2.2 区域入侵侦测
区域入侵侦测功能可侦测视频中是否有物体入侵设置的禁区,该功能可供用户建立最多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可配置一个四边形警戒区,当有目标物体进入该区域时,相机可产生报警信号并做相关联动。具体设置步骤分为如下几步。

步骤 1:
—————————————————————————————————-
启用区域入侵侦测,绘制布防区域以及配置检测最大最小尺寸,并且勾选检测目标,配置时间阈值和灵敏度,点击保存,如图  所示。

启用区域入侵

●绘制警戒区域:在预览界面中依次单击鼠标左键绘制四边形警戒区的端点,完成区
域配置。

●绘制最大最小尺寸:单击“最大尺寸”或“最小尺寸”,选择预览画面中的一点为起始点,按往鼠标左键任意拖动,直至绘制出一个四边形的最大尺寸过滤框或最小尺寸过
滤框,如果需要重新绘置过滤框,再次单击“最大尺寸”或“最小尺寸”,即可重新绘
制。通过绘制“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当有物体进入警戒区域,并且物体大小处
于最大和最小尺寸的范围内,才能被识别为目标,否则不属于目标,提高检测的准
确率。

● “检测目标”:选择人体或者车辆可以进行不同需求的目标检测。

●时间阈值:表示目标进入警戒区域持续停留该时间后产生报警。例如设置为 0,即目
标入侵区域后立即触发报警。最长为 10 秒。

●“灵敏度”:表示目标进入布防区域的程度,灵敏度数值=100-S1/ST*100,S1 为目标进入布防区域的面积,ST 为目标的实际面积。灵敏度设置越大,越容易触发报警。

—————————————————————————————————-

步骤 2:

设置布防时间(根据用户需求自行对侦测区域设置布防时间),点击保存,如 2-6 所
示。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AI融合巡检超脑产品配置指导手册

注:本手册适用于
iDS-96000NX-I/HW-F-G、iDS-9600NX-I/HW-F、iDS-6700NX/HW-F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一手册目录二手册目录三

—————————————————————————————————-

内容摘选

第2章 人脸识别(人脸抓拍、人脸比对、陌生人报警、人员频次
统计等)

人脸识别相关内容,绝大部分与泛智能超脑人脸配置相同,主要差别点在于加载算法方法不同。

2.1 加载算法
在应用仓库界面,将模型库里的“人脸识别”算法拖动加载到右边引擎中,等待片刻即可。

注:若对接平台使用,平台端下发人员识别计划前,需要先在设备端将“人脸识别”算法拖动加载到引擎上,然后再在平台上进行后续配置操作(否则会下发失败)

加载算法

2.2 人脸抓拍配置
添加好通道之后,点击“配置–智能分析–人脸抓拍”,选择对应的通道,点击“规则配
置”,进入规则配置界面。

●若前端相机支持人脸侦测和主动推图功能,例如全局相机、海康泛智能人脸抓拍机等,则设备接收前端推送过来的人脸图片,“规则配置”默认勾选,抓拍区域和最小瞳距默认前端配置即可。所以在接入之前,请参考前端安装配置文档对相机进行安装配置与调试,确保前端可以准确抓拍与及时推图。

若需单独将人脸抓拍报警和图片进一步上传平台,需在联动方式中勾选“上传中心”

需在联动方式中勾选“上传中心”

● 若前端相机不支持人脸侦测和主动推图功能,则手动勾选“规则配置”。根据实际场景需求,点击 ,划线配置好最小瞳距,点击 ,划线配置好抓拍区域,点击“保存”。

最小瞳距,即能抓拍到人脸图片时瞳距所要满足的最小值,默认根据前端相机的分辨率得出。实际使用过程中需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调整配置

最小瞳距

点击“人脸抓拍”,勾选是否启用动态分析,设置好布防时间,勾选所需要的联动方式,点击“保存”。

勾选是否启用动态分析

人脸抓拍相关参数介绍:

启用动态分析:即对布防区域内的人脸进行动态分析。当侦测到人脸时,画面中人脸将被绿色方框框定。

抓拍间隔:即人脸从进入检测区域到离开检测区域之间,每几帧进行抓拍,默认值为
25。

抓拍次数:即从人脸进入检测区域到离开检测区域的过程中抓拍的次数,默认为 1。

灵敏度:即检测人脸时的灵敏度,灵敏度越大,越容易检测出人脸,同时误检也会越
多,相应的漏检会减少,保持默认值即可。

目标生成速度:即进入检测区域的人脸生成目标的速度,值越大,目标生成越快,保持默认值即可。
若接入前端支持人脸侦测和主动推图功能,但在接入之后超脑检索不到前端抓拍的图
片,则可先检查前端智能抓拍机的抓拍参数是否已勾选“背景大图上传”,再在海康官网下载 SDK DEMO 或者 4200 客户端,接入前端抓拍机后进行对比测试。

—————————————————————————————————-

2.3 人脸库配置
若想实现人脸比对报警功能,则需要配置人脸库和开启人脸比对报警功能。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目标识别超脑网页配置指导手册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第2章  目标应用配置

2.1 相机设备添加
Web 登陆超脑设备,进入配置-系统-通道管理-添加,进行 IP 通道编辑进行添加。如
下图所示:

相机添加配置界面

2.2 智能引擎选择
进入超脑配置-系统-智能配置-引擎配置,模式选择目标识别并保存,刷新界面确保状
态运行中,如下图所示:

智能引擎选择

2.3 名单库创建
进入配置-名单库-添加,可以创建命名名单库,如下图所示:

名单库创建配置

2.4 名单库图片导入
点击创建命名完成的名单库,进入名单库可选择单张图片添加或者点击导入进行批量
的导入,如下图所示:

名单库图片的导入配置

名单库图片要求如下:

名单库图片要求

2.5 目标抓拍配置
进入配置-智能分析-目标抓拍配置,选择对应的通道,点击“规则配置”,进行抓拍
规则配置。

●若前端相机支持目标检测和主动传图功能,例如全局相机、海康威视泛智能目标抓
拍机等,则海康超脑接收前端相机推送过来的抓拍图片,“规则配置”会默认勾选,
抓拍区域和最小瞳距默认前端配置即可。所以在接入之前,请参考相机安装配置文
档对相机进行配置调试,确保相机可以准确抓拍与及时推图。

若需单独将目标抓拍报警和图片进一步上传平台软件,需在海康超脑的联动方式中勾
选“上传中心”。

● 若前端相机不支持目标检测和主动传图功能,则手动勾选“规则配置”。根据实际
场景需求,点击 ,绘制好最小瞳距,点击 ,绘制好检测区域,点击“保存”。

目标抓拍配置界面

设置好布防时间,勾选所需要的联动方式,点击“保存”,点击“高级参数”,勾选是
否启用动态分析,点击“保存”。

设置好布防时间

相关参数介绍:
最小瞳距:即能抓拍到目标图片时瞳距所要满足的最小值,默认根据前端相机的分辨
率得出。实际使用过程中需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调整配置。瞳距设置范围 19-499,低于
最小瞳距不抓拍。

启用动态分析:即对布防区域内的目标进行动态分析。当检测到目标时,画面中目标
将被绿色方框框定。

抓拍间隔:即目标从进入检测区域到离开检测区域之间,每几帧进行抓拍,默认值为
25。

抓拍次数:即从目标进入检测区域到离开检测区域的过程中抓拍的次数,默认为 1。
灵敏度:即检测目标时的灵敏度,灵敏度越大,越容易检测出,同时误检也会越多,
相应的漏检会减少,保持默认值即可。

目标生成速度:即进入检测区域的目标生成目标的速度,值越大,目标生成越快,保
持默认值即可。

注意:若接入前端相机支持目标检测和主动推图功能,但在接入海康超脑后,海康超
脑检索不到前端抓拍的图片,则可先检查前端智能抓拍机的抓拍参数是否已勾选“背
景大图上传”,再在海康官网下载 SDK DEMO 或者 4200 客户端,接入前端抓拍机后进行对比测试。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车辆识别超脑网页配置指导手册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第2章 车辆检测配置

2.1分析模式配置
添加好通道之后,点击“配置—车辆检测—车辆检测配置”,进入车辆检测配置界面。
● 若前端相机支持车辆抓拍和主动推图功能,即海康超脑接收相机推送过来的车辆图
片,则分析模式可选择本地分析和相机分析两种模式,如下图:

本地分析模式

相机分析模式

说明:’
本地分析模式:通过海康超脑抓拍车辆图片给智能引擎进行分析。
相机分析模式:前端相机抓拍车辆图片并进行实时分析,在海康超脑进行存储。

—————————————————————————————————

●若前端相机不支持车辆抓拍和主动推图功能,分析模式只有本地分析。如下图:
分析模式只有本地分析

—————————————————————————————————-

2.2 车辆检测区域配置
车辆检测区域配置涉及到牌识区域的绘制,不推荐本地接显示器配置,建议使用网页
浏览器配置步骤如下:

步骤 1:点击“配置—车辆检测”,进入车辆检测配置界面,首先启用车辆检测以及增
强模式,如下图:

进入车辆检测配置界面

注:增强模式:根据开启增强模式通道数的不同,海康超脑会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抓拍车辆图片给智能引擎进行分析,也称作定时模式。

步骤 2:选择“车道总数、车辆行驶方向、省份简称”,根据画面实时调节车道线,如
下图:

根据画面实时调节车道线

—————————————————————————————————-

步骤 3:点击“绘制牌识区域”,根据车道线的边界一键绘制,如下图:

一键绘制牌识区域

步骤 4:点击“添加区域”,也可在车道线内手动绘制牌识区域,如下图: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雷达全景枪球产品调试指导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第2章   雷球功能调试及验证

2.1 雷达配置

2.11基础信息配置
智能应用 → 应用配置 → 雷达配置 → 基础信息
可以添加背景图片,用于上传雷达预览区域的场景图,例如:实际场景的地图、航拍
图等,以辅助场景定位,让目标显示的更能体现出实际位置。

上传背景图

雷达朝向角度:调节黄色扇形雷达区域的显示朝向,不影响实际效果,如下是转动了
90 度的展示效果。

扇形区域角度调整

最远检测距离:能修改黄色扇形雷达区域的最远距离(10 米-100 米),如果检测范围小,可以适当调整显示距离,方便目标清楚的展示。

最远检测距离调整

—————————————————————————————————-

2.1.2雷达标定
用于确认当前设备在雷达方向上的安装倾斜值和坐标对应关系,辅助提高雷达球机标
定的精准性。
(1) 水平标定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耕保球调试指导【v1.0】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第3章  功能调试配置

3.1 选择智能应用
登录网页端【智能应用】-【选择应用】界面,启用 AI 开放平台后点击下一步,如
下图所示。

启用 AI 开放平台

3.2 修改监控点信息
在【智能应用】-【配置应用】-【通用配置】界面修改摄像机的监控点信息,按照
摄像机实际用途填写即可,不填写也不影响智能生效。
配置应用界面

按照 摄像机实际用途填写即可,不填写也不影响智能生效

—————————————————————————————————-

3.3 耕地资源检测配置

3.3.1 选择配置模式

进入【智能应用】-【配置应用】-【耕地资源检测】界面,右上角先选择配置模式,可以切换普通模式(默认模式)或者专家模式,无固定检测场景的情况选择普通模式,有固定检测场景的情况选择专家模式。

选择配置模式

● 普通模式:普通模式下检测区域会随着球机转动变化,球机转动后朝向哪个方
位就在哪个方位进行检测,适用于会经常变更检测场景的情况。

●专家模式:专家模式下检测区域不会随着球机转动变化,只有在预先设置的检
测场景智能算法才会生效,并且转动到其他非预先设置的场景一段时间后会自
动回到预先设置的场景,适用于检测场景相对固定的情况

—————————————————————————————————-

3.3.2 规则配置-以专家模式为例
步骤 1:场景配置。通道列表下面选择场景并调整角度如下图所示: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水位观测球配置调试指导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第2章 功能调试

2.1 水位感知
设备支持水位感知功能,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不受光照、雨雪、灰尘、水雾等恶劣
环境的影响,可用于泥石流、山洪监测,灌溉沟渠,江河,湖泊,水库,污水厂,城
市涵洞,隧道等场景,通过液位雷达自动检测当前水位高度,并上传水位数据。

检测原理说明:设备架设安装后雷达会自动测量水面到摄像机距离(即空高值),首次安装需人工测量当前河道水深(即初始水位高度),当水面升高或降低时,摄像机到水面的距离会发生变化(雷达检测空高值发生变化),此时根据初始水位高度与空高值变化量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出当前水深。

例:当前河道水深 5 米,即初始水位高度 5 米,雷达检测到当前距离水面高度为 8
米,当水位发生变化时,雷达检测到与水面高度变为 6 米,即水位上涨,此时实时水
位=初始水位高度+变化量=5+2=7 米

步骤 1 水位感知规则配置

水位感知规则配置

1. 进入 智能应用 → ②配置应用 → 水位感知 → 规则配置 ,单击启用。

2. 设置初始水位高度和水位基值。
● 初始水位高度:当前检测场景实时水深,需人工测量后填入。
●水位基值:水深 0 m 处的海拔高程值,视用户需求而定。

3. 将云台转动至所需监控场景,启用图片上传(可选操作)
● 勾选后摄像机上传水位数据时会携带抓图,根据现场需求启用

4. 设置雷达参数。
● 雷达数据检测周期,保持默认即可。

5. 单击保存。

—————————————————————————————————-

步骤 2 联动方式

联动方式

1. 设置布防时间。
● 按需调整检测时间,默认 7*24 小时

2. 设置联动方式。
●  声音联动:勾选后,当实时水位、雨量超过加报值时会联动声音报警。
●  上传中心:勾选后,摄像机可定时将水位数据上传给平台。
●  联动报警输出:勾选后,当实时水位、雨量超过加报值时会联动设备 IO 报警输
出。

3. 点击保存。

—————————————————————————————————-

步骤 3 雷达参数

雷达参数

● 雷达信息:展示雷达状态、雷达序列号、雷达软件版本。
●雷达区域显示:勾选启用,预览画面会显示雷达检测区域(红色框),雷达检测
区域需处于所需检测区域中。

—————————————————————————————————-

步骤 4 高级参数

高级参数

●遥测站用途:水位站只上报水位信息,水位雨量站同时上报水位和雨量信息。

● 使用场景:支持水位站与城市内涝两种模式,有水场景(如水库、河道等)选择水
位站,无水场景(如隧道、涵洞、城市道路等)选择城市内涝。

● 起始时间:设备支持定时上报功能,设备到达上报时间后上传当前水位信息、雨量
信息和抓图。以 24 小时为周期。

●上传间隔:水位数据定时报上传时间间隔。

●断网续传:当设备网络出现异常时,将数据自动缓存至设备 EMMC 中,待网络恢
复正常,设备将上传断网缓存的数据。

● 水位加报:当实时水位超过“高水位加报值”或低于“低水位加报值”时,摄像机
立即发送一条加报数据,如需联动 IO 输出,需勾选“联动报警输出”选项,按需
设置。

水位加报

●最高水位上限值:实时水位超过量程时,水位值做特殊处理。当选择实时值时,水
位上报和水位 OSD 显示为实际检测的值;如果选择自定义,水位上报和水位 OSD
显示为自定义设置值。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ICP备案号:晋ICP备18007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