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排查方式如下:
(1)前端高空抛物事件的默认等级为中,需要看下在录像机上检索事件的时候,报警等级是否与相机维持一致。
(2)demo布防相机,看下是否能正常触发报警
(3)录像机硬盘是否存在,状态是否正常。
注:相机高等级的报警较难触发,检测准确度高,但对于环境以及物体要求较高,建议报警等级项维持默认,配置为中。
建议排查方式如下:
(1)前端高空抛物事件的默认等级为中,需要看下在录像机上检索事件的时候,报警等级是否与相机维持一致。
(2)demo布防相机,看下是否能正常触发报警
(3)录像机硬盘是否存在,状态是否正常。
注:相机高等级的报警较难触发,检测准确度高,但对于环境以及物体要求较高,建议报警等级项维持默认,配置为中。
【排查思路】
先确认录像机是否支持对接高空抛物摄像机
√ 不支持对接:请更换支持对接的录像机。
√ 支持对接:
—————————————————————————————————-
第1步:确认录像机版本是否支持
第2步:检查录像机本地显示器预览和回放界面是否开启智能信息显示
1)预览:
在本地预览界面中,鼠标箭头放在预览画面上,在弹出的菜单栏中点击开启智能信息显示即可 。开启后即可展示物体下落的轨迹和规则信息、POS信息等,下图图标为开启状态:
【NVR 4.0】
【NVR 4.0lite】
2)回放:
回放中也可进行展示报警轨迹信息,鼠标箭头放在回放画面上,在弹出的菜单栏中点击开启智能信息显示即可,下图图标为开启状态:
【NVR 4.0】
【NVR 4.0lite】
第3步:如果还是不显示轨迹,web登录相机预览确认是否有轨迹信息
web登录相机,然后需先在配置-本地中开启规则信息展示。
1、如果相机网页也无轨迹:先确认相机是不是高抛相机
如果不是请更换高抛相机相机对接,如果是请将相机升级最新版本再测试
2、如果相机网页有轨迹:记录录像机序列号、型号、版本联系客服确认。
一、高抛配置
4.0专业菜单本地显示器无法配置高空抛物事件,建议用网页配置。
二、检索
选择文件管理—图片—按事件检索,选择高空抛物检测,并选择时间及对应通道,点击开始检索,可以检索到触发的高空抛物事件。
一、高抛配置
1、在配置—事件配置—其他事件—事件接收管理中开启高空抛物事件并应用。
注:如果没有其他事件选项,可以在配置-事件配置-场景智能,智能模式选择相机智能,就会出现高空抛物检测。
2、事件接收管理开启后,在事件配置中选择相应的通道,然后按照需求配置联动方式,点击保存即可。
二、检索
选择检索—事件—高空抛物检测,选择对应通道和时间,并点击检索,可以检索到高空抛物事件。
image.png
一、高抛配置
配置—事件配置—场景智能中选择对应通道,智能模式选择摄像机智能,然后选择高空抛物检测–启用–并勾选相关的联动方式,点击应用。
二、检索
1、点击应用—选择高空抛物溯源。
2、选择时间,报警等级选择全部,选择对应通道,点击查询。
注
1、智定义设备也可通过4.0lite菜单GUI事件检索的方式,检索相关事件。但一般推荐使用高空抛物溯源,更为直观
2、高空抛物等级的选择与相机配置有关系,建议检索时候选择全部。
一、高抛配置
1、主菜单中选择高空抛物溯源—然后退出全屏—选择左边的齿轮(如下图标注)。
2、然后找到对应通道,然后点击齿轮配置规则。
3、随后按照现场诉求配置规则及联动方式,点击保存即可。
二、检索
1、高空抛物溯源
1)主菜单选择高空抛物溯源,可以实时观察上报的高空抛物报警。
2)点击右上方齿轮后,可设置需要接受报警的报警等级(如下图),与相机的报警等级配置有关。
2、事件中心
1)点击事件中心,可以看到实时上报的高空抛物报警。
2)点击左边的检索按钮—选择异常行为事件—选择高空抛物—选择时间以及通道,点击查询,可查询到历史触发的高空抛物事件。
海康威视网络摄像机用户手册高空抛物【V5.5.830 20250401】
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第一步:确认版本
设备开启配置前需确认当前版本,确保已升级版本为最新版本(确保为V5.7.0版本及以上)。
—————————————————————————————————-
第二步:开启规则信息
为了更方便地观察到抛物识别过程,请使用IE浏览器,右击后以管理员模式打开IE浏览器,安装好最新控件版本后重启浏览器登陆摄像机。在【配置】-【本地】-播放参数中开启【规则信息】,具体如下:
播放性能:流畅性好;
1、显示规则信息:启用 (启用后,WEB预览能看到检测区域及识别过程)
2、叠加POS信息:启用 (不启用,录像无法用于分析)
3、目标轨迹叠加:启用 (启用后,IE预览能看到视频轨迹)
开启规则信息及目标轨迹叠加(如上)
相机能照射到的横向最低覆盖宽度D,直接影响固定大小的抛物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像素数,从而影响检出效果。
1)400W变焦设备:
在满足安装距离(一般距离大楼15-30m)覆盖的基础上,通过WEB预览页面右侧的变焦/聚焦按钮,确保视频画面显示中覆盖大楼的最低横向宽度D≤30m,保证大楼聚焦清晰。
2)800W定焦设备:
在满足安装距离(一般距离大楼10-30m)覆盖的基础上,可通过调整安装距离L和仰角,将横向的最低覆盖宽度D≤40m,也可按照30m的覆盖宽度进行选型。
横向最低覆盖宽度(视频底部)满足算法检测要求
说明:
(1) 满足安装要求下,抛物的目标物大小也影响检出,换算为物体尺寸大小后,技术上要求长*宽=5*5cm及以上物体。例如,常见的抛物检测类型有:矿泉水瓶、烟盒、拳头大小的纸团、包装盒等。
(2) 对于轻飘飘的物体,抛落产生不了伤害,默认参数下已过滤。对于卫生纸、塑料袋等跟踪但不报警,该类物体若需报警,目标置信度及轨迹置信度需配置到最低1,但会增加误报。
(3) 在不满足通用安装要求下,谈能检测多大的物体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司智能相机只对像素有要求;当装的相机距离大楼近,焦距选的也大的时候,再细小的物体也能在画面中满足像素要求进而达到检测要求。
—————————————————————————————————
第四步:启用高抛功能及规则配置
步骤(1):启用高空抛物
路径:进入智能应用-选择高空抛物-启用-下一步-点击“高空抛物”
步骤(2):绘制区域
操作:点击“规则区域”-“绘制规则区域”-点击鼠标左键绘制每个顶点,鼠标右键结束绘制。
1、画面纵向上尽可能长的绘制规则区域。
2、区域最多绘制1个,可绘制最大十边形。规则区域与屏蔽区域可以重叠,为了显示更平整,尽量不重叠配置。
√ 置信度: (建议设置区间:30-40 )轨迹检测置信度越高,越不容易触发; 置信度越低,越容易误报。——若误报多,则适当提高置信度;若轨迹无法检出,则适当降低置信度
√ 报警等级:越高,轨迹上报越少,一般建议设置中。
√ 视频上传:对接N-Z NVR时,该功能不建议启用
√ 高空抛物【规则区域】绘图示例:
——画面区域底部若存在大量的动态干扰检测的目标,绘制屏蔽区域进行屏蔽,参考【第五步】
—————————————————————————————————-
第五步:屏蔽区域配置
屏蔽区域是必配项,最多可绘制4个区域,可配置多边形屏蔽区域。
√ 配置原则
纵向上尽可能留比较多的检测空间,对于其他非检测区域或检测区域内的树木、树叶、天空等可能产生动态干扰的物体,均需配置屏蔽区域。
√ 配置的目的
对于树叶树木等的检出,会消耗检测性能导致漏检,大量目标干扰则可能会增加误报。因此无论是检测规则区域内还是外,都应配置屏蔽区域;检测区域与屏蔽区域可交叉。如下图中树木区域及多余天空部分,屏蔽后该区域将自动过滤,不再检测到动态目标。
√ 配置步骤
操作:点击“屏蔽区域”-“绘制屏蔽区域”-点击鼠标左键绘制每个顶点,鼠标右键结束绘制(可绘制多个屏蔽区域,注意线条不要交叉)
√ 高空抛物【屏蔽区域1】绘图示例:
√ 高空抛物【屏蔽区域2】绘图示例:
—————————————————————————————————-
第六步:布防、数据上传、算法配置、叠加与抓图(选配)
1、布防时间与联动方式(按需配置)
路径:在智能应用-高空抛物-数据上传
2、数据上传
路径:在智能应用-高空抛物-数据上传
√ 上传报警录像:勾选该功能后,前端会向中心平台推送和轨迹图相关联的抛物报警事件视频,便于对抛物过程进行回溯。可通过海康SDK_DEMO布防后,在本地文件(默认:C盘picture)中验证展示。
注意:后端NVR的报警视频,为后端自己生成,与前端上传无关。
√ 上传报警抓图:默认勾选,报警带轨迹图片上传。NVR的报警轨迹图片与4200上的报警图片,均为前端的报警图片上传。
3、叠加与抓图
路径:在智能应用-高空抛物-叠加与抓图
主要影响报警推图叠加的报警图片信息,可默认配置。
√ 信息叠加(目标轨迹信息叠加)影响抓图叠加的图片文字,默认勾选即可。
4、高级参数(算法检测参数基础配置)
路径:在智能应用-高空抛物-高级参数
高空抛物报警参数配置包括目标置信度、灵敏度、轨迹置信度的配置,现场调试过程中,大部分场景无需再进行参数配置,保持默认即可;默认设置有日夜转换夜间的高空抛物算法参数配置。可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夜间的算法检测参数。
少量如误报多的特殊场景,可适度去调整参数,具体的调试说明及方法如下:
√ 灵敏度:影响抛物动作时目标的识别,默认50。灵敏度越大,识别目标物体越灵敏,默认参数配置为50。若误报比较多,可适当降低到40。
√ 目标置信度:过滤抛物误报目标,默认50。项目中,无需调整该参数,保持默认。
√ 轨迹置信度(以显示为准):过滤抛物运动轨迹,影响最终实际报警产生的难易程度,默认70,项目中可保持默认。该值越低则轨迹越容易满足报警条件,若现场需增加最终报警率,可适当降低。若误报较多,可适当提高到75或80。
√ 调试模式:开启后将对高抛检测目标进行实时记录(开启后,视频画面中检测到动态目标上会叠加一行小字体文字),便于存在项目问题时,研发能根据WEB录制的视频进行分析,显示不影响的项目,建议直接开启。
说明:前端调试模式开启POS信息后,录像下载也会带POS信息,后端视频预览界面也会兼容显示动态目标带pos文字显示。
—————————————————————————————————-
第七步:楼层识别配置
当前有两种方式对高空抛物视频中的楼层进行标记,包括OSD叠加楼层标记和楼层识别配置。
方式一 :楼层识别配置(选配)
该方式在标记后,算法会自动生成楼层信息,该方式会将抛物起点楼层叠加在报警图片中一起上传。
方式二:OSD叠加楼层标记
该方式叠加楼层信息后,在报警抓图、视频中均会叠加,但算法不识别为多少层上报数据。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第一步:确认版本
设备开启配置前需确认当前版本,确保已升级版本为最新版本。
—————————————————————————————————-
第二步:开启规则信息
为了更方便地观察到抛物识别过程,请使用IE浏览器,右击后以管理员模式打开IE浏览器,安装好最新控件版本后重启浏览器登陆摄像机。在本地【配置】中开启【规则信息】,具体如下:
播放性能:流畅性好;
1、显示规则信息:启用 (启用后,WEB预览能看到检测区域及识别过程)
2、叠加POS信息:启用 (不启用,录像无法用于分析)
3、目标轨迹叠加:启用 (启用后,IE预览能看到视频轨迹)
—————————————————————————————————-
第三步:确认焦距
相机能照射到的横向最低覆盖宽度D,直接影响固定大小的抛物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像素数,从而影响检出效果。
1)400W变焦设备:
在满足安装距离(一般距离大楼15-30m)覆盖的基础上,通过WEB预览页面右侧的变焦/聚焦按钮,确保视频画面显示中覆盖大楼的最低横向宽度D≤30m,保证大楼聚焦清晰。
2)800W定焦设备:
在满足安装距离(一般距离大楼10-30m)覆盖的基础上,可通过调整安装距离L和仰角,将横向的最低覆盖宽度D≤40m,也可按照30m的覆盖宽度进行选型。
横向最低覆盖宽度(视频底部)满足算法检测要求
说明:
(1) 满足安装要求下,抛物的目标物大小也影响检出,换算为物体尺寸大小后,技术上要求长*宽=5*5cm及以上物体。例如,常见的抛物检测类型有:矿泉水瓶、烟盒、拳头大小的纸团、包装盒等。
(2) 对于轻飘飘的物体,抛落产生不了伤害,默认参数下已过滤。对于卫生纸、塑料袋等跟踪但不报警,该类物体若需报警,目标置信度及轨迹置信度需配置到最低1,但会增加误报。
(3) 在不满足通用安装要求下,谈能检测多大的物体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司智能相机只对像素有要求;当装的相机距离大楼近,焦距选的也大的时候,再细小的物体也能在画面中满足像素要求进而达到检测要求。
—————————————————————————————————-
第四步:启用高抛功能及规则配置
步骤(1):启用高空抛物
情况1:进入配置-高抛抛物-规则配置-启用
情况2:进入应用仓库(在配置选项右边) → 高空抛物检测 → 规则配置 ,勾选启用。
√ 置信度: (建议设置区间:30-40 )轨迹检测置信度越高,越不容易触发; 置信度越低,越容易误报。——若误报多,则适当提高置信度;若轨迹无法检出,则适当降低置信度
√ 报警等级:越高,轨迹上报越少,一般建议设置中。
√ 视频上传:对接N-Z NVR时,该功能不建议启用
步骤(2):绘制区域
画面纵向上尽可能长的绘制规则区域。
以大楼为绘制目标,可参考如下图示配置,但注意上边缘规则框最好沿视频画面的顶部边沿去覆盖。点击鼠标左键绘制每个顶点,鼠标右键结束绘制。区域最多绘制1个,可绘制最大十边形。规则区域与屏蔽区域可以重叠,为了显示更平整,尽量不重叠配置。
步骤(3):画面区域底部若存在大量的动态干扰检测的目标,绘制屏蔽区域进行屏蔽。
供参考:
非顶层规则区域绘制样例(如上)
顶层规则区域绘制样例(如上)
—————————————————————————————————-
第五步:屏蔽区域配置
屏蔽区域是必配项,最多可绘制4个区域,可配置多边形屏蔽区域。
√ 配置原则:
纵向上尽可能留比较多的检测空间,对于其他非检测区域或检测区域内的树木、树叶、天空等可能产生动态干扰的物体,均需配置屏蔽区域。
√ 配置的目的:
对于树叶树木等的检出,会消耗检测性能导致漏检,大量目标干扰则可能会增加误报。因此无论是检测规则区域内还是外,都应配置屏蔽区域;检测区域与屏蔽区域可交叉。如下图中树木区域及多余天空部分,屏蔽后该区域将自动过滤,不再检测到动态目标。
检测区域外的屏蔽区域配置(绿色框内为屏蔽区域)
检测区域内、外屏蔽区域配置(左、右黄色框内为屏蔽区域)
—————————————————————————————————-
第六步:算法参数配置及叠加与抓图(选配)
1、叠加与抓图配置。
主要影响报警推图叠加的报警图片信息,可默认配置。
叠加与抓图配置界面(如上)
2、高空抛物算法检测参数基础配置。
高空抛物报警参数配置包括目标置信度、灵敏度、轨迹置信度的配置,现场调试过程中,大部分场景无需再进行参数配置,保持默认即可。
少量如误报多的特殊场景,可适度去调整参数,具体的调试说明及方法如下:
√ 目标灵敏度:影响抛物动作时目标的识别,默认50。灵敏度越大,识别目标物体越灵敏,默认参数配置为50。若误报比较多,可适当降低到40。
√ 目标置信度:过滤抛物误报目标,默认50。项目中,无需调整该参数,保持默认。
√ 轨迹置信度:过滤抛物运动轨迹,影响最终实际报警产生的难易程度,默认70,项目中可保持默认。该值越低则轨迹越容易满足报警条件,若现场需增加最终报警率,可适当降低。若误报较多,可适当提高到75或80。
√ 报警上传视频:勾选该功能后,前端会向中心平台推送和轨迹图相关联的抛物报警事件视频,便于对抛物过程进行回溯。可通过海康SDK_DEMO布防后,在本地文件(默认:C盘picture)中验证展示。
注意:后端NVR的报警视频,为后端自己生成,与前端上传无关。
√ 报警上传图片:默认勾选,报警带轨迹图片上传。NVR的报警轨迹图片与4200上的报警图片,均为前端的报警图片上传。
√ 目标轨迹信息叠加:影响抓图叠加的图片文字,默认勾选即可。
√ 调试模式:开启后将对高抛检测目标进行实时记录(开启后,视频画面中检测到动态目标上会叠加一行小字体文字),便于存在项目问题时,研发能根据WEB录制的视频进行分析,显示不影响的项目,建议直接开启。
高空抛物检测参数配置页面
说明:
1) 第一代高空抛物产品配置页面与上述截图展示可能不一样,参数默认为灵敏度50,轨迹置信度75,其他配置基本一样。
2) 前端调试模式开启POS信息后,录像下载也会带POS信息,后端视频预览界面也会兼容显示动态目标带pos文字显示。
3)算法高级配置:在应用仓库-高空抛物-高级配置中,默认设置有日夜转换夜间的高空抛物算法参数配置。可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夜间的算法检测参数。
—————————————————————————————————-
第七步:楼层识别配置
当前有两种方式对高空抛物视频中的楼层进行标记,包括OSD叠加楼层标记和楼层识别配置。
方式一:OSD叠加楼层标记
该方式叠加楼层信息后,在报警抓图、视频中均会叠加,但算法不识别为多少层上报数据。
方式二:楼层识别配置(选配)
该方式在标记后,算法会自动生成楼层信息,该方式会将抛物起点楼层叠加在报警图片中一起上传。
注:海康威视普通款高抛相机(不含高空抛物智能检测算法:不支持高空抛物事件检测+轨迹叠加,仅支持夜间全彩成像,便于事后溯源)
部分型号示例(仅供参考):
▶ 末尾为E/pw或者仅有PW的型号
1、DS-2CD8A47E/PW-Z(3.3-9mm)
2、DS-2CD2T47WDA3-PW(2.8mm)&(4mm)&(6mm)
3、DS-2CD2T86EWD-PW(2.8mm)&(4mm)&(6mm)
4、DS-2CD3T47WDA3-PW
5、DS-2CD8A447E/PW(2.8mm/6mm)
调试指导
1、主要功能:
能够清晰记录抛物过程,当发现有人抛投物品后,确认附近的摄像机,查看监控点回放,回查整个抛投过程,便于锁定责任人,让事件有据可查。
2、检测事件:
在摄像机的Smart事件中:可能有越界侦测,区域入侵侦测,进入区域侦测,离开区域侦测等等(支持哪些smart事件,以具体型号参数为准)。
没有“高空抛物检测”事件!如下图所示:
3、安装建议:
建议架设在距楼层20米以外的位置
示意图:
4200添加设备,右上角工具-批量校时,勾选需要校时的设备,点击校时即可对设备进行校时。
提醒:设备需要正常在线可以进行校时,时间同步的是您电脑的时间,所以要确保电脑的时间正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