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锐捷网管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配置流量控制命令参考

一、配置说明
接口的流控模式分为对称流控模式和非对称流控模式:
● 对称流控模式:接口开启流控模式后,接口将会处理接收到的流控帧,并在接口出现拥塞时发送流控帧。
● 非对称流控模式:接口开启非对称流控模式后,接口将会处理接收到的流控帧,但不会对外发送流控帧。

对于聚合接口,配置的流控模式将生效于此聚合接口的所有成员口。

如下图所示,设备的接口A为上联口,接口B~D为下联口,其中接口B和C对应的是一个慢速网络。假如接口A上开启了接收流控和发送流控功能,由于接口B和C对应的是一个慢速网络,在发送接口B的数据流过大,导致接口B和C拥塞,进而导致接口A上的入口拥塞,接口A上就会发送流控帧。当上联设备响应流控帧时,就会降低往接口A的数据流,间接导致接口D上的网速下降。这个时候,可以配置接口A的发送流控功能关闭,来保障整个网络带宽利用率。

接口流控示意图

二、 配置步骤
(1) 进入特权模式。
enable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3)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4) 配置接口流控模式。
flowcontrol { auto | off | on }
缺省情况下,流量控制处于关闭状态。

锐捷网管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配置接口带宽命令参考

一、配置说明
主要用于一些路由协议(如OSPF路由协议)计算路由量度和RSVP计算保留带宽。

二、配置限制与指导
接口的带宽命令只是路由参数,不会影响物理链路的接口的真正带宽。

三、 配置步骤
(1) 进入特权模式。
enable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3)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4) 配置接口带宽。
bandwidth bandwidth-value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接口带宽。

锐捷网管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配置 MTU命令参考

一、配置说明
MTU是指帧中有效数据段的长度,不包括以太网封装的开销。接口收到或者转发的帧,如果长度超过设置的MTU将被丢弃。
当接口进行大吞吐量数据交换时,可能会遇到大于以太网标准帧长度的帧,这种帧被称为Jumbo帧。如果需要设备正常接收处理Jumbo帧,则应当为设备配置大于Jumbo帧长度的MTU。

二、配置限制与指导
● 配置系统MTU会更新系统全部以太网口(包括聚合接口)的MTU生效值,但如果接口自身有配置MTU,则生效接口自身配置的MTU。
●可以通过设置接口的MTU来控制该接口允许收发的最大帧长。

三、 配置步骤
(1) 进入特权模式。
enable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3) 配置MTU。请至少选择其中一项进行配置。
配置系统MTU。
system mtu mtu-value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系统MTU。
配置接口的MTU。请依次执行以下命令。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mtu mtu-value
缺省情况下,接口MTU通常为1500,在不同接口类型上存在差异,请以具体接口的实际情况为准。

锐捷网管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配置接口的管理状态命令参考

一、配置说明
可以进入接口模式对接口进行关闭和打开管理。接口的管理状态有两种:Up和Down。当接口被关闭时,接口的管理状态为Down,否则为Up。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禁用某个接口。此时可以通过设置接口的管理状态来直接关闭一个接口。如果关闭一个接口,则这个接口上将不会接收和发送任何帧,并丧失对应的所有功能。可以通过设置管理状态来重新打开一个已经关闭的接口。

二、配置限制与指导
当接口违例时,可以通过shutdown或no shutdown命令来恢复,为了防止频繁的shutdown/no shutdown命令操作引起系统不必要的链路震荡,对一个接口的两次shutdown/no shutdown配置前后,要间隔一定时间(需要大于该接口的载波时延carry-delay)。

三、 配置步骤
(1) 进入特权模式。
enable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3)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4) 配置接口的管理状态为关闭。
shutdown
缺省情况下,接口处于开启状态。

锐捷网管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配置接口为路由或交换接口命令参考

一、配置说明
在三层设备上,可以把物理接口和聚合接口设置为路由接口,作为三层交换的网关接口。路由接口不具备二层交换的功能。可通过no switchport命令将一个交换接口转变为路由接口,然后给路由接口分配IP地址来建立路由。配置switchport命令则可以将路由接口转变为交换接口。

二、配置限制与指导
● 当使用no switchport接口配置命令时,将删除该接口的所有二层特性。
● 当聚合接口中含有成员口时,不允许将二层聚合接口配置为三层聚合接口,反之,也不允许将带有成员口的三层聚合接口转变为二层聚合接口。
● 当一个接口是二层聚合接口的成员接口或者是未认证成功的DOT1X认证口时,不允许使用switchport或者no switchport命令切换接口模式。

三、 配置步骤
(1) 进入特权模式。
enable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3)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4) 配置接口为路由或交换接口。请至少选择其中一项进行配置。
配置接口为交换接口。
switchport
配置接口为路由接口。
no switchport
缺省情况下,所有的接口为交换接口。

锐捷网管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配置接口的描述命令参考

一、配置说明
可以为一个接口起一个专门的名字来标识这个接口,有助于记住一个接口的功能。例如想要将GigabitEthernet0/1分配给用户A专门使用,就可以将这个接口的描述设置为“Port for User A”。

二、 配置步骤
(1) 进入特权模式。
enable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3)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4) 配置接口的描述符。
description interface-name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接口名称。

锐捷网管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配置指定范围的接口命令参考

一、配置说明
对于物理接口或已创建的逻辑接口,可直接进入指定范围接口的批量配置模式。对于未创建的逻辑接口,系统将批量创建指定接口并进入指定范围接口的批量配置模式。当进入接口批量配置模式时,此时配置的属性适用于所选范围内的所有接口。

interface range命令可以指定若干范围段,每个范围段可以使用“,”隔开,同一条命令中的所有范围段中的接口必须属于相同类型。macro参数可以使用范围段的宏定义。使用interface range命令中的macro关键字之前,必须先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define interface-range命令定义这些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no define
interface-range macro-name命令来删除设置的宏定义。

当使用interface range命令时,不同接口类型对应的参数格式有差异,常见的有效的接口范围格式如下:
●FastEthernet device/slot/{ start-port } ~ { end-port }
● GigabitEthernet device/slot/{ start-port } ~ { end-port }
● TenGigabitEthernet device/slot/{ start-port } ~ { end-port }
●FortyGigabitEthernet device/slot/{ start-port } ~ { end-port }
●AggregatePort { start-port } ~ { end-port },取值范围为1~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接口数量。
●vlan VLAN-start-ID~VLAN-end-ID,VLAN ID取值范围为1~4094。
● Loopback loopback-start-ID-loopback-end-ID,取值围为1~2147483647。
●Tunnel tunnel-start-ID-tunnel-end-ID,取值范围为0~设备支持的最大Tunnel接口数量减一。

二、配置限制与指导
● 对于逻辑接口,可以使用no interface range命令将指定范围接口的批量删除,但不可以使用no interface range命令批量删除指定范围的物理接口。
●可以使用default interface range命令将指定范围的接口在接口模式下的相关配置恢复到缺省配置。

三、配置步骤
(1) 进入特权模式。
enable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3) (可选)配置批量接口的宏名称。
define interface-range macro-nam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range-string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批量接口的宏名称。
(4) 进入接口批量配置模式。
interface rang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range-string | macro macro-name }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接口范围。

海康威视IVMS-4200客户端添加【外网】域名/固定外网IP设备

3.X(新版本)IVMS-4200操作页界面:

1、打开4200客户端,点击右侧维护与管理-设备管理,进入设备添加界面,点击添加。

新版IVMS-4200操作界面

2、如果用海康域名外网添加,选择HiDDNS,如下图所示步骤操作↓

海康域名外网添加

参数说明:
●服务器地址:保持默认即可,无需修改
●设备域名:设备设置的域名
●用户名:设备的用户名,默认admin
●密码:要添加的设备的密码,一般是第一次使用激活设置的(注:不是客户端的密码!)
●同步设备时间:勾选之后,客户端会对设备进行一次校时
●导入至分组:打钩即可

3、如果是第三方域名/外网固定IP远程添加,选择IP/域名,如下图所示步骤操作↓

第三方域名/外网固定IP远程添加

参数说明:
●名称:自定义设置
●地址:要添加的第三方域名/外网固定IP
●端口:设备默认端口8000,如修改过设备服务端口,需填写修改后的端口
●用户名:设备的用户名,默认admin
●密码:要添加的设备的密码,一般是第一次使用激活设置的(注:不是客户端的密码!)
●同步设备时间:勾选之后,客户端会对设备进行一次校时
●导入至分组:打钩即可

海康威视iSC平台【门禁反潜回】配置指导

海康威视录像机【NVR5.0】通过RTSP协议添加摄像头的操作方法

注:
1、早先版本的录像机(NVR3.0、NVR4.0、NVR4.0 Lite)点此查看

2、录像机用“RTSP协议”方式添加摄像头后,只能对摄像机进行“预览、回放、存储”功能,无控制功能(如:云台控制、修改码率、设置OSD等均无法设置)。

2、如果添加的是“海康录播主机”,录播主机仅支持“海康协议”添加(不要用RTSP协议添加)。

操作步骤:

1、进入录像机【进入桌面】-【系统】-【设备接入】-【设备】-【视频设备】,点击“+添加”,协议选择“Hikvision_RTSP”。

协议选择“Hikvision_RTSP”

2、选好协议以后,添加摄像机的“用户名、密码”,点击添加即可添加(无需再进行其他设置,如设置协议的“资源路径”等)。

协议管理:

加摄像机的“用户名、密码”

注:建议一个摄像机被一台录像机添加管理!如需要多台录像机用RTSP协议方式添加,可能取流不稳定;摄像机有取流限制(具体取流路数与设备型号有关),建议一个摄像头最多被3台录像机添加管理。

ICP备案号:晋ICP备18007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