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锐捷网管交换机DHCP标准化场景配置二:大型园区网络+VLAN 划分(DHCP 中继)

场景说明:
本场景下,网络规模一般较大,DHCP客户机和服务器在不同的网段内,通过配置DHCP中继实现跨网段信息广播。
核心设备配置DHCP Server,汇聚设备作为DHCP中继,接入层为客户端,“客户端—中继—服务器”模式的DHCP动态IP管理,有利于核心侧对接入侧网络的集中管理。核心层与汇聚层之间为三层网络,汇聚层与接入层之间为二层网络,接入层相互之间二层隔离。

配置说明:
核心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汇聚交换机作为DHCP中继。
核心侧部署DHCP地址池汇聚侧设备开启DHCP中继功能,配置静态路由保证服务器与中继之间IP可达,并配置下联Trunk口,通过指定允许VLAN范围,控制下联终端间通信
接入侧配置VLAN和接口,将不同业务终端划分到不同VLAN

网络架构:
DHCP 标准化场景三配置示例拓扑图
参数规格信息如下表所示:
参数规格信息表1:
参数规格信息表2:

配置步骤
1. 核心层设备配置(DHCP Server)
 Device A
Deviece A 配置步骤1
Deviece A 配置步骤2

汇聚层设备配置(DHCP Relay)
 Device B1
Deviece B1 配置步骤1
Deviece B1 配置步骤2
Device B2
参考Device B1配置步骤,对照拓扑图及参数规格信息表,进行相关配置。

接入层设备配置
 Device C1
 Deviece C1 配置步骤
 Device C2/C3/C4
参考Device C1的配置步骤,对照拓扑图及参数规格信息表,进行相关配置。

大华DH-ASC1Q4C-BD、DH-ASC4C四门双向C款门禁控制器接线方法及拨码开关说明

四门双向门禁控制器,支持四门双向进出,当有报警输入时触发外部报警输出设备产生报警。设备接线示意图如下图:
大华DH-ASC1208C四门双向C款门禁控制器接线图
一、NC/NO 切换说明
内部报警输出和门锁控制在连接时,需要通过跳线帽进行 NC/NO 切换。
大华DH-ASC1208C四门双向C款门禁控制器常开常闭切换
二、出门按钮接线说明
出门按钮所对应的接线端子如下图:
大华DH-ASC1208C四门双向C款门禁控制器出门按钮
PUSH1————— 1 号门出门按钮
GND ————— 1、2 号门共用
PUSH2————— 2 号门出门按钮

PUSH3————— 3 号门出门按钮
GND————— 3、4 号门共用
PUSH4————— 4 号门出门按钮

三、门磁接线说明
门磁所对应的接线端子如下图:
大华DH-ASC1208C四门双向C款门禁控制器门磁接线
SR1———— 1 号门磁反馈
GND———— 1、2 号门共用
SR2———— 2 号门磁反馈

SR3———— 3 号门磁反馈
GND———— 3、4 号门共用
SR4———— 4 号门磁反馈

四、外部报警输入接线说明
支持 8 路外部报警输入,如下图
大华DH-ASC1208C四门双向C款门禁控制器报警输入接线
ALARM1———– 报警输入 1 端口
ALARM2 ———– 报警输入 2 端口
GND1———– 报警输入 1、2 端口共用

ALARM3———– 报警输入 3 端口
ALARM4———– 报警输入 4 端口
GND 1———– 报警输入 3、4 端口共用

ALARM5 ———– 报警输入 5 端口
ALARM6 ———– 报警输入 6 端口
GND 1———– 报警输入 5、6 端口共用

ALARM7 ———– 报警输入 7 端口
ALARM8 ———– 报警输入 8 端口
GND1———– 报警输入 7、8 端口共用

外部报警输入端口,可接烟感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等
外部报警可联动门开关状态
ALAMRM1 ~ ALAMRM2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开
ALAMRM3~ALAMR4 外
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闭

五、内部报警输出接线说明
4 路内部报警输出,内部报警输入(如门超时)触发报警后,报警输出设备产生报警,持续时间为 15s。
连接报警输出设备时请根据常开或者常闭状态来选择 NC/NO。
内部报警输出可有两种连接方式,请根据报警设备选择,例如 IPC 可使用方式一,声光警号选择方式二,如下图:

大华DH-ASC1208C四门双向C款门禁控制器报警输出接线
COM1、NO1/NC1
1 号门进门读卡器和出门读卡器防拆报警输出
1 号门超时、门闯入报警输出

COM2、NO2/NC2
2 号门进门读卡器和出门读卡器防拆报警输出
2号门超时、门闯入报警输出

COM3、NO3/NC3
3 号门进门读卡器和出门读卡器防拆报警输出
3号门超时、门闯入报警输出

COM4、NO4/NC4
4 号门进门读卡器和出门读卡器防拆报警输出
4号门超时、门闯入报警输出

注:内 部 报 警 输 出 端口,可接声光报警器等

六、外部报警输出接线说明
4 路外部报警输出,外部报警输入触发报警后,报警输出设备产生报警,持续时间为 15s。
外部报警输出可有两种连接方式,请根据报警设备选择,例如 IPC 可使用方式一,声光警号选择方式二,如下图

大华ASC1204B门禁控制器报警输出 接线
OUT1+、OUT1-
ALARM1/ALARM2触发报警输出

OUT2+、OUT2-
ALARM3/ALARM4触发报警输出

OUT3+、OUT3-
ALARM5/ALARM6触发报警输出

OUT3+、OUT3-
ALARM7/ALARM8触发报警输出

注:外部报警输出端口,可接声光报警器等

七、门锁接线说明 
门锁控制输出支持 4 组门锁控制输出,端子后面的序号表示对应的门。请根据锁的类型选择NC/NO 和合适的连接方式,如下图:
电机锁
电机锁
磁力锁
磁力锁
电插锁
电插锁
门锁控制输出接口说明:
COM1 、NC1、NO1
1 号门门锁控制
COM2 、NC2、NO2
2 号门门锁控制
COM3 、NC3、NO3
3 号门门锁控制
COM4、NC4、NO4
4号门门锁控制

八、读卡器接线说明
1 个门仅支持接入一种类型的读卡器,485 和韦根只能选择其一。
读卡器所对应的接线端子如下图,以 1 号门为例,其他读卡器与其相同。
485+ 紫色、485- 黄色—————————-485 读卡器

LED 棕色、D0 绿色、D1 白色、CASE 蓝色—————————-韦根读卡器

GND 黑色、12V 红色 —————————读卡器电源

九、拨码开关说明
拨码开关
开关在 ON 表示 1。
开关在下表示 0

1~8,全部为 0,系统正常启动。
1~8,全部为 1,设备启动后进入 BOOT 模式。
1、3、5、7 为 1,其他为 0,设备重启后系统恢复出厂状态。
2、4、6、8 为 1,其他为 0,设备重启后系统恢复出厂状态,但保留用户信息。

 

锐捷网管交换机DHCP标准化场景配置二:中小型园区网络+Super VLAN

场景说明:
本场景下,核心以下环境为大二层拓扑环境,终端场景较多但各场景所需网络规模较小,通过配置多个独立场景共用同一网段。
核心层作为DHCP Server并配置Super VLAN,实现对终端接入层设备网络的集中统一管理,在接入层根据业务需求配置子VLAN,节约IP资源。终端接入设备与核心层设备之间相互通信,分属不同子VLAN的终端之间二层隔离。
例如:校园内有线网配置中,全校配置一个Super VLAN,分配3个16位掩码的地址段,根据业务需求分配多个子VLAN,并分配一个C类的地址;校园无线网配置中,全校配置一个SuperVLAN,分配5个B类地址,每个楼宇配置一个子VLAN,分配一个或多个C的地址段。

配置说明:
地址池部署在核心交换机上,同时配置Super VLAN,在接入层根据业务需求分配多个Sub VLAN。
在核心层设备上部署地址池和Super VLAN,开启Proxy ARP功能,可使不同Sub VLAN用户间通过Super VLAN跨广播域三层互通。
在汇聚层设备上配置下联Trunk口并通过指定允许VLAN范围,控制下联终端间通信
在接入层设备上配置VLAN和接口,将不同组用户划分到不同VLAN

网络架构:
DHCP 标准化场景二配置示例拓扑
参数规格信息如下表所示:
参数规格信息表1
参数规格信息表2
配置步骤
1. 核心层设备配置(DHCP Server)
 Device A1
Deviece A1 配置步骤1
Deviece A1 配置步骤2
 Device A2
参考Device A1的配置步骤,对照拓扑图及参数规格信息表,进行相关配置。

2. 汇聚层设备配置
 Device B1
Deviece B1 配置步骤
Device B2~B4
参考Device B1的配置步骤,对照拓扑图及参数规格信息表,进行相关配置。

3. 接入层设备配置
 Device C1
Deviece C1 配置步骤

锐捷网管交换机DHCP标准化场景配置一:中小型园区网络+VLAN 划分(无DHCP 中继)

场景说明:
本场景下,核心以下为大二层拓扑环境,DHCP客户机和服务器在相同的网段内,无需中继。

终端接入场景较多,按照类别进行网络分配,划分VLAN。

终端场景通常分为管理VLAN,有线业务VLAN,物联网VLAN,哑终端VLAN,免认证VLAN,无线管理VLAN,无线业务VLAN,服务器VLAN,安全设备VLAN等环境,涉及不同产品线或业务对接下发IP地址。

在核心层设备配置DHCP Server,实现对终端接入层设备网络的集中统一管理,终端接入设备

与核心层设备之间二层互通,分属不同VLAN的终端之间二层隔离。

配置说明
核心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不配置DHCP中继。
核心层设备部署DHCP地址池
汇聚层设备配置下联Trunk口并通过指定允许VLAN范围,控制下联终端间通信
接入层设备配置VLAN和接口,将不同业务终端划分到不同VLAN

网络架构
DHCP 标准化场景一配置示例拓扑图
参数规格信息如下表所示:
参数规格信息表

配置步骤
1. 核心层设备配置(DHCP Server)
 Device A
Deviece A 配置步骤
2. 汇聚层设备配置
 Device B1
Deviece B1 配置步骤
Deviece B1 配置步骤

 Device B2
参考Device B1配置步骤,对照拓扑图及参数规格信息表,进行相关配置。

3. 接入层设备配置
 Device C1
Deviece C1 配置步骤

Device C2/C3/C4
参考Device C1的配置步骤,对照拓扑图及参数规格信息表,进行相关配置。

 

海康威视人脸摄像机配置人脸比对联动门禁开门的操作方法

前提条件:摄像机支持人脸比对且有报警输出接口。
本内容以DS-2CD8426FWD/F-I (B)为例介绍人脸比对联动门禁开门配置方法。

配置流程:
①人脸摄像机报警输出接入门禁系统
②手动报警验证接线是否正确
③摄像机配置人脸比对及报警联动

具体配置步骤如下:
1、人脸摄像机报警输出接入门禁系统
DS-2CD8426FWD/F-I (B):该设备有一路报警输出,当接入门禁系统时,需要将ALARM_OUTA和ALARM_OUTB接口,即orange和green两条线串联接进门禁报警系统。如下图所示,所需要连接的线即为最边上的橙绿2根线。也可用转接头再连接。

人脸摄像机报警输出接入门禁系统

2、手动报警验证接线是否正确

局域网网页访问摄像机,进入配置→事件→普通事件→报警输出,点击“手动报警”功能按键,测试门禁是否有开门,验证接线是否正确,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手动报警验证接线是否正确

3、摄像机配置人脸比对及报警联动

进入配置→本地界面,播放性能选择“均衡”,规则信息选择“启用”,点击“保存”。

配置人脸比对及报警联动

进入系统→系统设置→智能资源分配界面,选择“人脸比对”,点击“保存”。

人脸比对

根据个人需求在配置→事件→普通事件→报警输出,配置报警输出布防时间,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

报警输出

在智能分析→屏蔽区域中绘制人脸抓拍屏蔽区域,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

绘制人脸抓拍屏蔽区域

在智能分析→规则中,打钩“启用规则”,配置人脸抓拍区域,设置最小瞳距,建议40(可根据实际环境调整),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

配置人脸抓拍区域

在智能分析→人脸比对配置,打钩“启用人脸比对”以及“启用人脸抓拍”,按需设置布防时间,联动方式打钩“上传中心”以及“联动报警输出”,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

启用人脸比对以及启用人脸抓拍

在配置→人脸库中上传人脸库,并建模。联动门禁报警开门,阈值一般建议设置60-80。

上传人脸库

在配置→智能分析→高级配置中对人脸比对灵敏度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

对人脸比对灵敏度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即可配置完成人脸比对联动门禁开门。

海康威视人脸抓拍摄像机人脸比对功能设置方法

注:部分设备人脸库的添加在:网页进入摄像机后->应用->人脸库配置中配置。

步骤一:创建人脸库
创建人脸 库
阈值:比对相似度达到阈值输出比对成功

步骤二:图片导入、建模
图片导入、建模
图片格式要求:JPEG、 JPG
图片大小:不超过300KB
图片质量:优先证件照、人脸瞳距60以上、细节清晰

步骤三:人脸比对配置
人脸比对配置

人脸比对:前端抓拍图片并与人脸库中的图片进行算法比对

人脸建模:前端抓拍图片直接通过前端设备进行模型数据建立并可输出至平台

最佳比对:人脸进入检测区域直至丢失人脸后才会输出抓拍图片并进行人脸比对操作

快速比对:指人脸进入检测区域后达到有效抓拍阈值或者停留时间超过最长抓拍时间就会输出图片并进行人脸比对操作

有效抓拍阈值:人脸进入检测区域后人脸评分达到设定值就会输出人脸图片进入比对

最长抓拍时间:人脸进入检测区域后且人脸评分没有到有效抓拍阈值,这时如果人脸停留时间大于设定值则会强制输出人脸图片进入比对.

海康威视人脸抓拍摄像机简要配置指导

网页访问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络摄像机修改后的IP地址进行登录,输入管理员账号admin及激活时设置的密码,即可登录系统

安装插件
首次登录系统,预览界面中会提示安装浏览器控件,请点击安装。

场景调节(注:定焦设备不支持场景调节)

在预览界面调用云台控制界面

通过调焦+、调焦-进行场景大小的调整,确保人脸在视频 画面中的像素密度满足系统辨识要求

要求有测试人员分别在检测区域内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通过聚焦+、聚焦-进行聚焦位置的调整,确保各个位置的人脸都是聚焦清晰的图片

本地配置
通过【配置】→【本地】播放参数下,勾选【播放性能】为“流畅性好”,【规则信息】为“启用”,配置后点击【保存】

播放参数设置

规则配置
智能配置:通过【配置】→【智能分析】→【规则配置】界面,勾选【启用规则】后,配置’最小瞳距”与“检测区域”→【保存】

规则配置

【最小瞳距】:最小尺寸过滤框,摄像机只检测及抓拍两眼瞳距大于最小瞳距的人脸,过滤小人脸及干扰目标。设置最小瞳距时,在检测区域的上边缘处站一个测试人员,此处人脸占比最小,在两眼之间绘制IPD框作为最小瞳距过滤框,实际使用时可以再缩减5-10个像素点以提升脸型偏小的人脸的检出。

【规则配置】:绘制矩形框或者多边形框(最多10条边)人脸检测区域,区域最小取值为28*28像素,最大取值为全屏。设置时建议上下1/5部分不做检测,只绘制中间3/5区域,左右两边覆盖有效通道宽度即可

检测参数
智能配置:通过【配置】→【智能分析】→【高级配置】界面,设置【算法库参数】→【保存 】

智能配置

【目标生成速度】:用于控制进入检测区域的人脸生成目标 的速度,值越大,目标生成越快。

【抓拍次数】:用于设置从人脸通过检测区域后输出的 人 脸抓图数量。

【灵敏度】:用于控制人脸检测时的灵敏度,灵敏度 越大,越容易检测出人脸。

【抓拍间隔】:人脸从进入检测区域到离开检测区域之 间,每隔几帧进行一次抓拍。

【抓拍阈值】:用于设置抓拍的评分阈值,只有人脸评分大于等于这个阈值的人脸图片才能进行抓拍

注:【高级配置】中的参数通常默认无需修改。如果现场光照环境或者安装条件不理想,导致人脸效果较差,漏抓较多,可以将灵敏度提高,并降低抓拍阈值。如果误抓较多,可以将灵敏度降低,并提高抓拍阈值,但可能会引起低质量人脸的漏抓,具体等级需结合现场抓拍情况进行微调。

海康威视门禁一体机人脸识别距离、对比阈值的设置说明

一、各参数含义如下所示:
环境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室内或者其他。

真人检测安全等级:开启真人检测功能后的人脸匹配安全等级。可从通用、增强和专业三个等级中选择。等级越高,认假率越低,拒认率越高。

识别距离:配置可有效识别人脸的人员与设备镜头的距离。

连续识别间隔:认证过程中,前后两次人脸识别的间隔时间。

宽动态:启用宽动态功能可以使场景中特别亮的部位和特别暗的部位同时都能看得特别清楚。室外使用时建议开启此功能。

人脸 1:N 比对阈值:人脸 1:N 匹配时的匹配阀值。阈值越大,识别人脸时误识率越低,拒认率越高。最大可填100。

人脸 1:1 比对阈值:人脸 1:1 匹配时的匹配阀值。阈值越大,识别人脸时误识率越低,拒认率越高。最大可填100。

环保模式:启用环保模式后,在弱光或无光环境下,设备启用红外摄像头进行人脸比对。可配置环保切换阈值、环保模式 1:N 阈值及环保模式 1:1 阈值。

●环保切换阈值:启用环保模式后,需配置环保切换阈值,阈值越大,设备越容易进入

●环保模式;阈值越小,越不容易进入环保模式。阈值与光照强度有关。阈值范围为:0 ~ 7。

●环保模式 1:N 阈值:通过红外摄像头进行人脸 1:N 匹配时的匹配阀值。阈值越大,识别人脸时误识率越低,拒认率越高。最大可填 100。

●环保模式 1:1 阈值:通过红外摄像头进行人脸 1:1 匹配时的匹配阀值。阈值越大,识别人脸时误识率越低,拒认率越高。最大可填 100。

 

二、配置指导:

方法一、在后台管理页面点击生物识别进入人脸设置界面,并配置人脸参数,如下图所示:

方法一
方法二、4200远程配置或者网页访问门禁一体机

界面一、智能配置-智能配置,配置对应人脸参数:

界面1
界面二

界面2、
界面三

界面三
方法三、海康互联APP设置门禁设备人脸识别参数(真人检测、识别距离、人脸比对阈值等)

进入海康互联APP-设备管理-选择对应设备,点击高级配置

点击高级配置

智能配置-人脸识别参数,按需修改对应功能后,点击保存

按需修改对应功能后,点击保存

 

新、旧蓄电池不建议混合使用的原因

通俗的讲,是因为新蓄电池由于化学反应物质较多,端电压较高,内阻较小,而旧蓄电池端电压较低,内阻较大,一般12V新蓄电池内阻为0.015-0.018欧姆,旧蓄电池的内阻却多在0.085欧姆以上。

如果将新旧蓄电池串联使用,那么在充电状态下,旧蓄电池两端的充电电压将高于新蓄电池两端的充电电压,结果造成新蓄电池尚未充满,而旧蓄电池早已经过高,而在放电状态下,由于新蓄电池的容量比旧的蓄电池容量大,结果造成旧蓄电池过量放电,甚至引起旧蓄电池反极,蓄电池鼓胀造成副作用。它会损耗新蓄电池的电能,同时也会造成电器内部的电压不稳,也存在着旧蓄电池使用过度所带来的危险。

假设:电池1为新电池,电池2为旧电池。
当新旧电池串联后组成电池组使用时,由于旧电池的电动势E2下降,内阻R2增大,使整个电池组的负载能力大大下降。
图一是电池串联工作的等效电路。

电池串联工作的等效电路

根据全电路的欧姆定律:E1+E2=I*R1+I*R2+I*RL;
或:(E1-I*R1)+(E2-I*R2)=U当负载电流增加到某个值时,出现(E2-I*R2)<0,则:U<(E1-I*R1)。
输出电压U将变小(输出电压将小于新电池的电压)。所以新旧电池不能串联使用。
当新旧电池并联后组成电池组使用时,新电池的输出电压大于旧电池的输出电压,形成新电池向旧电池充电,增加了新电池的消耗。所以新旧电池也不宜并联使用。

 

图二是电池并联工作的等效电路。
我们来考察流过电池2(旧电池)的电流方向。根据线性电路的迭加原理:
I2=E2/[R2+R1*RL/(R1+RL)]+E1*[R1*RL/(R1+RL)]/ [R2+R1*RL/(R1+RL)]
整理后得:
I2=[(E2-E1)*RL+E2*R1]/(R1*R2+R1*RL+R2*RL)
由于电池1为新电池,电池2为旧电池。E1>>E2;一般的RL>>R1;
上市可简化为:
I2≈(E2-E1)*RL/(R1*RL+R2*RL)
I2≈(E2-E1)/(R1+R2)
(E2-E1)为负。电流的实际方向同图二相反,由正极流入电池。说明电池2为充电状态。

 

 

电池并联工作的等效电路

 

 

海康威视总线式报警主机接报警输出的操作方法

1. 确认报警输出端口位置,以DS-19A08-01BNG为例,如下图所示:

报警输出端口位置

2. 完成接线
将外接设备与主机报警输出接口 NC/NO、 COM 和外接设备供电电源串联成一个回路,外接12V 直流电可直接串接继电器,外接 12V 或 220V 交流电需要增加强电继电器来保护回路。 如下图所示

串联成一个回路

增加强电继电器来保护回路

注:外接设备可以利用报警主机的辅电输出供电,负载电流不能超过1A,超过1A需要外接继电器。

3、继电器配置
防区关联继电器:防区触发后所关联继电器开始输出,设置的延时时间到后停止输出。远程配置-输入配置-防区,进入防区编辑界面
注:一个防区最多关联八个继电器(本地BELL警号不计入)。

防区关联继电器

进入远程配置-输出配置-继电器,进入继电器编辑界面,设置继电器延时输出时间(默认30秒)。

进入继电器编辑界面

子系统事件关联继电器: 根据子系统事件联动继电器打开或关闭,不受延时时间设置的影响
进入远程配置–输出配置—继电器,进入继电器编辑界面,继电器配置里,继电器开启/关闭勾选子系统/全局事件。
联动继电器开启/关闭的含义:子系统里发生开启所选择的事情时,继电器就会开启;子系统里发生关闭所选择的事情时,触发器就会关闭,此时配置的延时时间30s无效。

配置的延时时间30s无效

4. 测试效果
在4200客户端中添加报警主机,在远程配置-报警管理-继电器中,开启后观察触发器设备是否有输出。

观察触发器设备是否有输出

 

ICP备案号:晋ICP备18007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