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下方法排查
1、检查扩展模块与总线端口的接线,红正绿负接入到BUS+BUS-端口上;
2、测量总线端口电压,正常范围为35-37V;
3、检查模块地址有无冲突;
4、检查总线支线是否超过4条;
5、检测总线周围是否有强电强磁干扰;
6、检查主机交流供电是否良好(地线有没有接,并且对真实大地的电压是否有异常,电压越小越好)。
通过以下方法排查
1、检查扩展模块与总线端口的接线,红正绿负接入到BUS+BUS-端口上;
2、测量总线端口电压,正常范围为35-37V;
3、检查模块地址有无冲突;
4、检查总线支线是否超过4条;
5、检测总线周围是否有强电强磁干扰;
6、检查主机交流供电是否良好(地线有没有接,并且对真实大地的电压是否有异常,电压越小越好)。
1、 先核实移动侦测配置步骤是否正确:是否勾选了正确的通道,布防区域、灵敏度设置、布防时间是否设置成功?
进入主菜单-通道管理界面:
点击“移动侦测”,选择对应的通道,勾选“启用移动侦测”,设置灵敏度中间偏右(如60)。
点击“处理方式”,选择对应触发通道(如目前通道选择为1,触发通道可对应选择通道1),点击“应用”。
再点击“布防时间”,如您需全天24小时布防,第一个时间段设置如图所示即可,也可根据您实际场景修改时间。设置好后点击“复制”,
如需设置全部星期则勾选“全部星期”(也可以根据您的实际场景修改星期),点击“确定”。
再点击“应用”。其他通道也都按此步骤核查一遍,是否都有配置。
若核对以上步骤都设置正常,可以尝试把移动侦测处理方式里的“声音警告”或“弹出报警画面”打钩用于判断移动侦测是否触发。
在通道管理-移动侦-处理方式-处理方式页面,打钩“声音警告“或”“弹出报警画面”后点击“应用”。
若测试还不触发,如果是第三方摄像机,建议联系第三方厂家确认摄像机的ONVIF版本是否在V2.4及以上,一般onvif V2.4及以上才支持配置移动侦测。
如果是海康摄像机,可以尝试通过网页访问摄像机,再次确认移动侦测配置是否成功?若已经配置成功了还是不行,可以尝试将摄像机,录像机恢复出厂,再重新配置。
配置录像机相关通道的移动侦测事件
配置联动方式
配置录像计划
注:录像计划需要设置为全天录像。
保存智能分析数据
录像回放方法
在录像机操作界面中,依次点击 :本地菜单->回放,并选择事件回放,相关通道以及回放的时间,然后绘制相应区域点击搜索,即可进行回放。
注:
自定义检索:
进行事件回放的时候,会跳转到文件检索里面,选择对应事件检索录像片段,选中一个片段点击播放就会回到回放界面,回放对应事件的录像。
前提:只需要录像机上配置好对应事件,并且联动录像即可。
(1)需要摄像机支持智能后检索,并开启相机的智能后检索功能
(2)录像机版本为3.0、4.0时,需要配置移动侦测事件并联动录像:
4.0和4.0lite是默认是全屏区域入侵;3.0默认是全屏移动侦测。
(3)录像机版本为4.0lite时,依次点击:管理-高级配置里面,“报警存储”和“相机智能数据存储”必须开启。
注:
N-I(B),N-I/V2,N-M(B)系列后缀的录像机,使用SMR盘不存智能信息,只能用自定义回放!
开启智能后检索的步骤:
摄像机:
通过电脑浏览器访问摄像机,依次点击 :配置-视音频-码流信息,启用“支持智能后检索”选项。
录像机:
通过电脑浏览器访问录像机,依次点击 :配置-视音频-码流信息叠加,选择通道,启用“支持智能后检索”选项。
盒子初始化
初始化车位管理配套盒子 0800 ,并升级最新程序。使用大华搜索配置工具 Configtool ,连上设备网口使用搜索工具到如下界面。
选中 0800,点击初始化,设置好相机密码,提示初始化成功。
初始化后完成后,单击,在升级界面上给 0800 盒子升级,如下图:
1添加正确的设备密码。
选中 0800,点击打开,选中升级文件,点击升级。
在对盒子进行完预处理和升级后,即可进行 ip 配置和添加设备,登录盒子如下图:
选择网卡 2,设为默认,并按照目标 IP 配置网卡 2 相关 IP 数值。 点击确定,跳转至新 IP 即该写好,将盒子 GIGA 口用网线连接至后端交换机网络。
确认盒子所配 IP 与前端设备 IP 同网段,即可进行下一步设备添加。
在“设置 > 远程设备”中,选择一个通道,如下图:
5. 点击启用,并在该通道下输入设备 IP 地址,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点击确认后稍等
生效(通道号一栏必须都为默认状态下的 1,不要更改其他数字)。
6. 可选: 如添加失败,请检查设备和盒子是否在同一网段,再操作,通道点亮即配
置成功。
完成上述操作后,在“设置 > 存储管理 > 录像”中,添加配好的设备通道,如下图。
点击所选通道,选择主码流,将录像长度改为 10 分钟。
同理添加抓图,如下图:
选中对应通道,点击启用,点击确定即可。
常见问题
盒子无法添加设备
主要为盒子正确添加前端设备不生效
1、原因:
相机 IP 未跟盒子网口改成同一网段。
2、处理方法:
修改相机或者盒子网口 IP,若已修改,换盒子另一网卡尝试。
所有车辆进出相机都不抓拍
根据不同项目组网,确定是相机本身未抓拍,通过预览界面泊位框是否闪红或相机报表判断是否产生。
1、原因:
控件出错或浏览器缓存满导致 web 上未显示
算法未启用、license 过期
绘制了小区域的检测区,导致策略不上报
2、处理方法:
清理控件和浏览器缓存,使用 IE11 以上浏览器登录并下载控件
升级最新基线程序,智能里开启车位管理功能
检测区默认全屏,不要自行绘制
识别错误
主要表现为抓拍图片对应车辆车牌识别错误
1、原因:
算法识别错误
图像质量较差导致识别错误
安装不规范导致进入车辆车牌角度过大,算法无法识别。
2、处理方法:
图像质量较差导致抓拍识别异常的,调节图像参数,调整聚焦位置
安装不规范导致识别错误,按照指导文档听从研发意见调整安装位置,水平和俯仰角以及场景大小。
若图像质量和安装规范都没有问题,则需收集相关异常素材反馈给研发,优化升级。
抓拍异常图片
主要表现为,抓拍的图片无法对应上车牌,或者抓拍的车牌图片内并无此车,以及其他异常。
1、原因:
可能为进出车位遮挡导致出场未记录,二次经过抓拍,或识别错误
2、处理办法:
遇到无法人工确认的异常情况,收集对应时间段视频素材,打包相关抓图,反馈给大华售后研发分析优化。
场景调整
在一字式布控中,天阙通道 1 指的是远枪,通道 2 指的是近枪,在项目应用中切勿搞反。
近枪:指布控 10-36 米内车位的相机。
远枪:指布控 33-60 米内车位的相机。
近枪标准场景
近枪:
1、顶部预留:保证前一辆车的车顶能完全露出即可;若调试时车位内没有车辆在停,即上方预留高度等于最远车位高度,如上图中车位 3 高度为 a 等于上方预留高度 a;(注:这里的高度指的是画面中的高度,不是地上泊位的数量)。
2、最远车位(车位 3)在停的车牌横向像素需大于 80(优先保证预留空间充足,车牌像素要求可放宽至 75)。
远枪标准场景
远枪:
1、顶部预留:保证前一辆车的车顶能完全露出;若调试时泊位内无车辆在停,即上方预留高度需要大于 1.5 倍最远车位高度(如上图最远泊位 7 高度画面中为 a,上方预留高度需要大于1.5a)。
2、最远车位(车位 7)在停的车辆车牌横向像素需大于 80。
设备调试配置
1、 如下图点击界面左上角 HOME 图标,而后点击智能。
2、进入后选择车位管理,点击下一步,选择需要布控的车位数。
例如 4 车位,选择 4,应用后出现车位框,点击车位框,由蓝色变黄色后,即可拖
动,拖动车位框使其与地上车位线完全重合。然后确保叠加目标框开启,本地字设置
为当地本地字。配置完成后点下方应用保存即可。
3、随后如下图切换至通道 2,重复上述步骤配置另外一个镜头。
4、图像配置涉及到低照、过曝等情况,需根据环境条件配置参数,首先将设备配置按时段调整好。先同步相机时间。
在“设置 > 系统管理 > 普通设置 > 日期设置 > 同步 PC”,点击应用即可。
在相机右上角点击设置>相机设置,进入图像调试界面,针对夜间(主要)和白天进行参数设置。
配置文件为白天模式,工作模式选择场景自定义,在模式中选择快门优先,随后在下方快门范围设置为 0-6。
点击背光,将模式切换为宽动态,值默认 50 即可。
在日夜选项中,设置为彩色。
配置文件切换到夜晚,与白天参数一样,在曝光-模式处选择快门优先,快门范围设置为 0-6,根据夜间路段照明效果调节曝光补偿,车牌过爆则降低曝光补偿值。在背光处开启宽动态,日夜选项中设置为彩色。
白天配置中将补光灯关闭。夜晚参数需要配置补光灯,补光灯选项中将方案选择白光
模式,模式选择手动,远近光灯调节至 100,可根据场景需求调节亮度。
下拉时间计划设置,将每日时段分成白天、夜晚两套参数,使设备按时间切换两套配
置,配置完成后点击下方蓝色应用按钮保存。按照当地日出日落时间配置计划表即
可。
切换至通道 2,重复上述配置。
车位管理相机通常安装在道路的两侧,大华天阙系列相机可针对平行式一字型场景进行最多连续 8 车位布控,一字型场景布控根据立杆与车位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同侧和异侧两种方式。
注:单点演示项目时,建议使用同侧场景,杆件到首个泊位距离 16-18 米,一台天阙布控 7 个连续泊位。采用 6 米高的杆件,挑臂需挑出车位,相机安装在车位外线 2 米处为佳。
平行一字型(同侧)
同侧:同侧布控即,立杆与布控车道在同一道路侧的布控方式,场景正对。对于同侧远枪场景,车辆前后遮挡严重会对算法检测跟踪效果存在一定影响,所以建议挑臂往外一些,相机安装位置在泊位线外侧 2 米左右,这样可以缓解车辆之间的遮挡,同侧场景图如下:
平行一字型(异侧)
异侧:异侧布控即,立杆与布控车道不在同一道路侧的布控方式,场景斜对,该方式为车辆进出车牌展示预留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牌前后遮挡的物理因素导致相机无法抓拍到进出车牌的情况,但过路大车对进出泊位的小车遮挡相比更加严重。如下图:
布控示意图
注:
同侧布控:挑臂需挑出同侧车位 0.5-1 米,若此杆只需布控同侧车位,则横臂 3.5-4 米即可;
异侧布控:在此双车道场景下若需异侧布控,要保证相机到异侧车位横向距离小于 6 米情况下,横臂至少需要 4 米,建议 5-6 米效果最佳。
因为异侧布控时角度相对较大,建议减少布控;四车道及以上的道路,不建议使用异侧布控。
根据车牌相机的触发模式排查
线圈触发
1、需要安装逻辑线圈,方案如下:
2、检查触发线圈和逻辑线圈接线是否正确,触发线圈接车检器7,8;逻辑线圈接10,11;输出3,4接到抓拍机IO口;
3、检查逻辑拨码是否拨码正确,LOGIC拨码S1 ON S2 OFF(注意S1和S2不是1,2);
4、检查逻辑线圈触发是否正常,车辆压到逻辑线圈查看线圈2的绿灯是否正常亮且稳定(车压在线圈上绿灯一直亮,不会亮灭)
雷达触发
1、需要安装逻辑雷达,方案如下:
2、确认接线无误,触发雷达接入相机IO口的IN1和G,逻辑雷达接入相机ALARM口的IN1和G
3、确认相机上已选择雷达混行模式,正向雷达选择IO1,背向雷达选择IO3
视频触发
1、相机抓拍参数中开启正向车牌识别
2、按照规范调试识别区域和轨迹
报警输入
16 路报警输入,输入类型不限(可以是常开型也可以是常闭型)。
报警探测器的 NC 端接到解码器设备报警输入端(ALARM)。
当用外部电源对报警设备供电时需与解码器共地。
报警输出
8 路开关量报警输出(常开触点),外部报警设备需有电源供电。
为避免过载而损坏主机,连接时请参阅继电器相关参数
RS485 的 A、B 线说明:用于云台解码器的 A、B 线的连接。
注:报警输出端继电器参数
触点形式:1Z
接触电阻: 100mΩ(DC 6V 0.1A)
触点材料:AgNi+镀金
触点负载(阻性): AC125V 0.5A/DC 30V 1A
最大切换电压: AC 125V/DC 60V
最大切换电流: 2A
报警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 123
最大切换功率: 62.5VA/30W
最小容许负载: 1mA 5V
机械耐久性: 1×107次(300 次/min)
电耐久性: 1×105次(30 次/min
适用解码器具体型号:
NVD1205DH-4K、NVD1205DH-4I-4K、NVD1505DH-4K、
NVD1505DH-4I-4K、NVD1805DH-4K、NVD1805DH-4I-4K、
NVD2105DH-4K、NVD2105DH-4I-4K
背板接口如下图:
其中:
A、B为 485 控制线接口
NO1;C1 为报警输出接口(常开型)
IN1、IN2 为报警输入接口
外接报警输入、输出设备时,应符合解码器的设备对接规格参数请参阅:
大华解码器外接报警输入输出设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