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TECO中控智慧ZK-RD01-79雷达接线说明

ZK-RD01-79雷达尾线如下图:
中控智慧ZK-RD01-79
尾线接线说明
ZK-RD01-79雷达尾线端子说明
ZK-RD01-79雷达尾线端子说明

连接车闸的接线方式
当雷达与车闸连接时,用雷达的常开信号线即蓝色和绿色线与道闸(常开信号)控制盒的地感线圈端子和公共端子(不区分正负)相连;如果车闸控制信号为常闭信号输入,请用雷达的常闭信号线即棕色与紫色线与之连接。
ZK-RD01-79连接车闸

正泰智能型框架断路器无法合闸的故障排查

智能控制器上Reset没有复位(凸出面板)

按下Reset复位按钮,重新合闸断路器。

断路器未储能(储能指示在未储能状态)

1 、先手动储能试试,若有储能装置机械故障,请与制造厂联系。

2 、检查电动机控制电源电压必须≥85%Us。

3 、检查电动机储能机构,若有故障,请与制造厂联系更换电动机操作机构。

 机构联锁动作,断路器已被锁住

检查装有联锁(钢缆联锁、杠杆联锁、钥匙锁、电气联锁或门联锁)的断路器的工作状态。

抽屉式断路器二次回路接触不好

把抽屉式断路器摇到“接通”位置。(有时候二次回路在试验位置有可能接触不好或者本体没有到达正确的“接通位置”)

保持欠压脱扣器吸合,手动合闸操作。可以合闸请检查闭合电磁铁,不能合闸请检查欠压脱扣器

1、 检查闭合电磁铁电源电压必须≥85%Us;

2、 闭合电磁铁故障已损坏。请与制造厂联系更换闭合电磁铁。

拆掉面框,保持欠压脱扣器吸合(拆掉欠压脱扣器或将欠压临时固定住),手动合闸操作。可以合闸请检查欠压脱扣器,不能合闸请检查分励是否通电

1、 检查欠压脱扣器电源电压必须≥85%Us;

2、 欠压脱扣器故障已损坏。请与制造厂联系更换欠压脱扣器。

分励脱扣器通电了

拆掉分励脱扣器上的一根电源线,重新合闸断路器。能合闸就是分励通电了,不能合闸请检查机构或者检查以上哪个步骤没有做好

正泰HY2系列倒顺开关的接线方法

接三相电机:135进,246出

接单相电机:把1,3接火线,5接零线,把电机上面接线柱联接片取掉,有四个接线柱,找出电机主绕组接2根线把其中一根线接到开关的2号接线柱上,另一根接到5号接线柱上,剩下的两个带电容的接线柱接两根线,把其中一根接到开关的4号线上,另一根接到6号接线柱上。
正泰HY2倒顺开关接线图

 

锐捷网管交换机配置OSPF NSSA区域的操作方法

一、 组网需求
Device A、B、C之间通过OSPF路由协议互联。
Device B作为ABR传递OSPF区域间路由,Device C作为ASBR引入了外部静态路由。
为减少Area 1内LSA数量,节约设备性能,Area 1配置成NSSA区域。

二、组网图
NSSA 区域组网图

三、 配置要点
●所有设备配置接口IP地址(略)。
●所有设备配置OSPF基本功能(略)。
● Device C上需要将外部静态路由引入OSPF进程。
● 需要分别在Device B、C上将区域1配置成NSSA。

四、 配置步骤
(1) Device C配置静态路由。
Device C> enable
Device C#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 C(config)# ip route 172.10.10.0 255.255.255.0 192.168.6.2

(2) Device C上配置引入外部静态路由。
Device D(config)# router ospf 1
Device D(config-router)# redistribute static subnets

(3) Device B、C上区域1配置成NSSA。
# Device C的配置。
Device B> enable
Device B#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 B(config)# router ospf 1
Device B(config-router)# area 1 nssa

# Device C的配置。
Device C(config-router)# area 1 nssa

五、验证配置结果
# Device C上查看生成172.10.10.0/24的7类LSA。
Device D# show ip ospf database nssa-external
Device C上查看生成172.10.10.0/24的7类LS

# Device B上查看172.10.10.0/24同时存在5类和7类LSA。
Device B# show ip ospf database nssa-external
Device B上查看172.10.10.0/24同时存在5类和7类LSA

# Device B上查看生成了172.10.10.0/24的N2类型的路由。
Device B# show ip ospf database external
Device B上查看生成了172.10.10.0/24的N2类型的路由

六、配置文件
●Device B的配置文件。
!
router ospf 1
area 1 nssa
!
● Device D的配置文件。
!
ip route 172.10.10.0 255.255.255.0 192.168.6.2
!
router ospf 1
redistribute static subnets
area 1 nssa
!

七、常见错误
● 同一区域中的设备,区域类型配置不一致。
● 在Stub区域中配置路由重分布,将无法加入外部路由。

锐捷网管交换机配置OSPF Stub区域的操作方法

一、 组网需求
Device A、B、C和D之间通过OSPF路由协议互联。
Device A和Device B作为ABR传递OSPF区域间路由,Device D作为ASBR引入外部静态路由。
为减少Area 1内LSA数量,节约设备性能,将Area 1配置成Totally Stub区域。

二、组网图
Stub 区域举例组网图

三、 配置要点
● 所有设备配置接口IP地址(略)。
● 所有设备配置OSPF基本功能(略)。
● 在Device A和Device C上配置区域1为Stub类型。

四、 配置步骤
(1) Device D上配置引入外部静态路由。
Device D> enable
Device D#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 D(config)# router ospf 1
Device D(config-router)# redistribute static subnets

(2) Device A、C上区域1配置成Stub类型。
# Device A的配置。
Device A> enable
Device A#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 A(config)# router ospf 1
Device A(config-router)# area 1 stub no-summary

# Device C的配置。
Device C> enable
Device C#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 C(config)# router ospf 1
Device C(config-router)# area 1 stub

五、验证配置结果
●Device A的配置文件
!
router ospf 1
area 1 stub no-summary
!
● Device C的配置文件。
!
router ospf 1
area 1 stub
!
●Device D的配置文件。
!
router ospf 1
redistribute static subnets
!

 

锐捷网管交换机配置OSPF基本功能的操作方法

一、 组网需求
所有的设备都运行OSPF,一共划分3个区域,Device A和Device B作为ABR转发区域间路由,以此实现所有网络的互
联互通。配置完成后,所有设备都能学习到自治系统内的所有网段的路由,并且邻居关系正确。

二、组网图
组网图

三、 配置要点
● 在所有设备上配置接口IP地址。
● 在所有设备上启动IPv4单播路由功能(该功能默认已开启)。
● 在所有设备上配置OSPF实例、Router ID。
● 在所有设备上配置接口配置OSPF。

四、 配置步骤
(1) 在所有设备上配置接口IP地址。
# Device A的配置。
Device A> enable
Device A#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 A(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Device A(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Device A(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 exit
Device A(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2
Device A(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2)#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Device A(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2)# exit

# Device B的配置。
Device B> enable
Device B#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 B(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Device B(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 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Device B(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 exit
Device B(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2
Device B(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2)# 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Device B(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2)# exit

# Device C的配置。
Device C> enable
Device C#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 C(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3
Device C(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 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
Device C(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 exit

# Device D的配置。
Device D> enable
Device D#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 D(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3
Device D(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 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0
Device D(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 exit

(2) 配置OSPF实例、Router ID,并将接口地址加入OSPF。
# Device A的配置。
Device A(config)# router ospf 1
Device A(config-router)# router-id 192.168.1.1
Device A(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Device A(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1

# Device B的配置。
Device B(config)# router ospf 1
Device B(config-router)# router-id 192.168.1.2
Device B(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Device B(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2

# Device C的配置。
Device C(config)# router ospf 1
Device C(config-router)# router-id 192.168.2.2
Device C(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1

# Device D的配置。
Device D(config)# router ospf 1
Device D(config-router)# router-id 192.168.3.2
Device D(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2

五、验证配置结果
(1) 检查Device A的OSPF邻居和路由。
# Device A的OSPF路由。
Device A# show ip route ospf
Device A的OSPF路由
# Device A的邻居信息。
Device A# show ip ospf neighbor
Device A的邻居信息

(2) 检查Device B的OSPF邻居和路由。
# Device B的OSPF路由。
Device B# show ip route ospf

Device B的OSPF路由
# Device B的邻居信息。
Device B# show ip ospf neighbor
Device B的邻居信息

(3) 检查Device C的OSPF邻居和路由。
# Device C的OSPF路由。
Device C# show ip route ospf
Device C的OSPF路由

# Device C的邻居信息。
Device C# show ip ospf neighbor
Device C的邻居信息

(4) 检查Device D的OSPF邻居和路由。
# Device D的OSPF路由。
Device D# show ip route ospf
Device D的OSPF路由

# Device D的邻居信息。
Device D# show ip ospf neighbor
Device D的邻居信息

(5) 在Device D上检测到地址192.168.2.2的网络可达性。
Device D# ping 192.168.2.2
在Device D上检测到地址192.168.2.2的网络可达性

六、配置文件
●Device A的配置文件。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2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
router ospf 1
router-id 192.168.1.1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1
!

● Device B的配置文件。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2
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
router ospf 1
router-id 192.168.1.2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2
!

●Device C的配置文件。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3
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
!
router ospf 1
router-id 192.168.2.2
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1
!

● Device D的配置文件。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3
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0
!
router ospf 1
router-id 192.168.3.2
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2
!

七、常见错误
●IP单播路由功能被关闭,OSPF协议无法启用。
● network命令配置的网段范围未包含接口IP地址。
●相连接口配置的Area ID不一致。
●多台设备上配置了相同的Router ID,导致Router ID冲突。
●多台设备上配置了相同的接口IP地址,导致OSPF网络运行错误。

 

锐捷网管交换机配置策略路由的操作方法

功能说明 

策略路由(Policy-Based Routing)是基于策略的路由。将包含策略的路由图应用在接口和设备上,即可实现策略路由。

与静态路由相似,策略路由也是手工配置的路由,不能随网络变化自动更新,仅在本地有效。与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相比,策略路由更加灵活。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只能依据目的地址转发报文。策略路由可以依据源地址、目的地址、报文长度、入端口等转发报文。

应用场景

1、应用场景一:

当您的网络中的汇聚与核心设备,或者是核心与出口路由器之间有多条链路互联时,普通路由表的负载或者主备的结果可能无法满足您的需求,又或者您的网络中引人了一些新的业务,这些网段在您原先的网络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此时出现新的路由访问的需要,您不想去调整前期规划的复杂的OSPF路由控制选路的策略,此时就可以利用策略路由这种技术来针对这部分新的需求进行一个重新的路由选择,可以按照您的意愿选择一条指定的链路转发数据,而不依赖于传统的路由表。

2、应用场景二:

核心到网络出口设备有多台路由器或者防火墙,他们对应的多家不同的运营商链路,比如电信(100M),联通 (50M),教育网(1G)等,此时您希望根据每台链路的负载程度,带宽利用率等情况来将内网中的流量分流到这三条链路上,比如各教学楼,科研所,教师办公区的用户上网全部走教育网出口,图书馆、电教中心、学校行政楼的区域上网全部走联通,其他流量(比如学生宿舍区)全部都走电信,另外访问教育网资源的数据全部走教育网出口。基于上面的业务类型进行分流,同时电信,联通,教育网又彼此作为各自的链路故障时候的备份,如果您有这样的组网需求,就可以考虑采用策略路由进行选路。

下面通过一个典型策略路由配置举例来说明如何配置策略路由。

组网需求

在设备Device上配置策略路由,实现如下目的:

来自Host A(200.24.16.2/24)的报文,优先从GigabitEthernet 0/1接口发出。

来自Host B(200.24.17.2/24)的报文,优先从GigabitEthernet 0/2接口发出。

两条出口链路互为备份,配置与Track联动,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备份链路。

策略路由实现多出口高可用组网图

配置要点

1、配置两个不同的ACL,分别用来匹配Host A网段和Host B网段。

2、配置路由图RM_FOR_PBR:策略10实现“来自Host A网段的报文,优先从GigabitEthernet 0/1接口发出”;策略20实现“来自Host B网段的报文,优先从GigabitEthernet 0/2接口发出”。

3、 设置策略路由在多个下一跳之间实现冗余备份。

4、设置Track规则,并与策略路由联动。

5、配置策略路由,对GigabitEthernet 0/3接口收到的报文应用路由图RM_FOR_PBR。

配置限制与指导

1、 配置策略路由时必须引用路由图。因此,必须在设备上配置路由图。

2、如果配置路由图时引用了ACL,则必须在设备上配置ACL。

3、如果策略路由中引用的路由图实际不存在,则此策略路由不生效。

配置步骤

# 配置接口IP,实现网络互通。(略)

# 配置ACL规则,分别匹配网段200.24.16.0/24和200.24.17.0/24。

Device> enable

Device# configure terminal

Device(config)# access-list 1 permit 200.24.16.0 0.0.0.255

Device(config)# access-list 2 permit 200.24.17.0 0.0.0.255

# 配置track规则。

Device(config)# ip rns 1

Device(config-ip-rns)# icmp-echo 200.24.18.1

Device(config-ip-rns)# exit

Device(config)# ip rns schedule 1 start-time now life forever

Device(config)# track 1 rns 1

Device(config)# ip rns 2

Device(config-ip-rns)# icmp-echo 200.24.19.1

Device(config-ip-rns)# exit

Device(config)# ip rns schedule 2 start-time now life forever

Device(config)# track 2 rns 2

# 配置路由策略RM_FOR_PBR,200.24.16.0的下一跳为200.24.18.1,备份下一跳为200.24.19.1;200.24.17.0的下一跳为200.24.19.1,备份下一跳为200.24.18.1。

Device(config)# route-map RM_FOR_PBR 10

Device(config-route-map)# match ip address 1

Device(config-route-map)# set ip next-hop verify-availability 200.24.18.1 track 1

Device(config-route-map)# set ip next-hop verify-availability 200.24.19.1 track 2

Device(config-route-map)# exit

Device(config)# route-map RM_FOR_PBR 20

Device(config-route-map)# match ip address 2

Device(config-route-map)# set ip next-hop verify-availability 200.24.19.1 track 2

Device(config-route-map)# set ip next-hop verify-availability 200.24.18.1 track 1

Device(config-route-map)# exit

# 接口0/3上生效路由图RM_FOR_PBR,并开启负载均衡选路。

Device(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3

Devic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 ip policy route-map RM_FOR_PBR

Devic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 exit

Device(config)# ip policy redundance

验证配置结果

检查策略路由配置信息,确认接口上应用了路由图。

检查路由图配置信息,确认策略规则。

检查ACL配置信息,确认报文过滤规则。

检查Track的跟踪对象是否Up

ICP备案号:晋ICP备18007549号-1